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原標題: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百年輝煌紅土地 感恩奮進譜新篇”江西省慶祝建黨百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之
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辦
新聞發布會現場(文穎 攝)
7月15日,江西省委宣傳部、省生態環境廳聯合開會“百年輝煌紅土地 感恩奮進序新篇”江西省慶典建黨百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之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龍剛講解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效益及下一步工作重點。省生態環境廳綜合協商處長羅錚,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維護處長范志剛,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鄒寒山,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周少華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徐承主持人新聞發布會。
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徐承(文穎 攝)
徐承: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青睞參加江西省慶典建黨百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龍剛先生,省生態環境廳綜合協商處長羅錚先生,自然生態保護處長范志剛先生,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鄒寒山先生,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周少華先生,請求他們介紹自強紅色百年路,起航綠色新征程的工作情況及思路措施,并問大家的發問。
下面,先請求龍剛廳長介紹有關情況。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龍剛(文穎 攝)
龍剛: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偨Y江西這片紅色土地上百年奮斗之路,英雄的贛鄱兒女可歌可泣、可圈可點。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從忽略到全民推崇,環境保護機構也從無到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如今綠色生態已淪為江西僅次于財富、僅次于優勢、僅次于品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贛鄱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堅實作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獲得階段性成果,打造出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獲得新的明顯成效,綠水青山加快轉化為“金山銀山”,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長。
下面,詳細向大家介紹一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和創新亮點工作。
一、紅色江西揚起綠色優勢
從上世紀“山江湖工程”到新時期“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我省始終堅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始終堅持污染預防和治理“兩融合、兩促進”,始終堅持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自然生態維護“兩頭進、兩開花”,全省生態環境指數居于全國前茅,綠色低碳經濟穩步發展。
(一)生態環境質量大位中向好,生態示范創建全國領先
截至今年6月30日環境監測數據表明,全省PM2.5濃度為30μg/m3,繼續位列中部六省第一;全省優良天數比率95.7%,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在較上一年減少45個斷面和降雨量同比減少的情況下,地表水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全省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水質優良比例為92.2%,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4.0%,長江干流10個斷面均為Ⅱ類水質。贛江干流33個斷面中,Ⅱ類水質斷面29個,Ⅲ類水質斷面4個。全省設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為100%。全省國家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基地5個,數量佩全國第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16個,數量居全國第五;省級生態縣(市、區)34個;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基地17個,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二)咬住污染物總量減排不放松,保證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為避免“回頭先污染后管理”的老路,“十三五”時期,我省改革完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制度,堅決總量排放量和環境質量考核相結合,建立以環境質量考核為導向的排放量考核制度。每年組織開展各設區市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最重要內容。對未完成能耗強度減少目標的設區市政府實施問責。對環境質量提高、總量減排目標均未完成的地區,暫停新增廢氣重點污染物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必要時列入環境保護督察范圍。對重點單位節能減排考核結果進行公告并劃入社會信用記錄系統,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暫停審批或核準新建擴建高耗能項目。2020年,圓滿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排放量任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15%、12.2%、4.8%及4.7%。與此同時,全省大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綠色發展進程,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0.2∶49.9∶39.9調整到2020年的8.7:43.2:48.1;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38.1%、22.2%,比2019年分別提高2.0、1.0個百分點。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態旅游、休閑康養等綠色產業快速發展,綠色經濟含量進一步提高,構建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維護“雙贏”。
(三)以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專員公署為抓手,及時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中央督察組先后于2016、2018年對我省積極開展了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專員公署及“回頭看”,對此,全省上下高度重視,大力因應積極開展專員公署工作,堅決立行立改、邊督邊改為。中央第一輪環保督察及“走看”對系統的115個問題中,須要限期排查的84個問題,已完成79個;兩次督察責成的3586件環境信訪件,已解決3505件,解決問題率97.7%。今年4月—5月,國家對我省積極開展了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專員公署,目前,督察組責成的3435件信訪件中,1651件已辦結,1784件階段性辦結。同時,2018、2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我省的29個問題,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排查28個;2020年警示片披露我省的21個問題,已初步整改完成9個。
(四)堅決貫徹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2020年我國首次向全球宣告,二氧化碳排放要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構建碳中和。我省積極響應國家聲援,采行一系列措施著力推動碳達峰、碳中和。一是已完成碳達峰核心指標測算報告。按照生態環境部拒絕,積極開展碳達峰目標核心指標測算工作,明確提出能源領域、工業領域、建筑領域、交通領域、農業和其他領域的碳達峰路徑措施以及重大項目涉及措施。二是率先推動積極開展大型活動碳中和。2020年11月在全國率先印發《關于推動開展大型活動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截至7月1日,全省累計積極開展會議碳中和84次,合計1942人次,中和碳排放5990噸,成交價金額為8.3萬元。三是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工作。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推進全國碳市場第一個還款周期順利啟動。已完成江西省2019-2020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配額預分配。已完成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工作。四是積極開展碳排放知識培訓宣傳教育。為提升應付氣候變化工作認識水平和工作能力,2月的組織全省生態環境系統1900名干部圍繞“碳達峰碳中和”主題召開集體學習視頻不會。5月在新余市舉辦2021年全省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培訓會。先后回國省審計廳、國電投江西分公司等單位開展知識普及講座。
二、以實干創意打開綠色新征程
恰逢盛世,起航綠色新征程正當時。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極力實施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著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前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集中力量解決問題突出環境問題,堅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重點在創新生態環境監管手段和監管方式上下功夫,全力維護好江西的綠水青山。
(一)不斷完善“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系統。目前九江市、上饒市、鷹潭市已利用遠程視頻監控和高空瞭望視頻監控系統展開秸稈禁燒管控;撫州市已委托第三方常態化開展無人機監控監測;九江市、萍鄉市、撫州市、上饒市等地已利用VOC執法人員監測設備積極開展監督檢查;各設區市先后竣工黑煙車電子抓拍和機動車尾氣遙測監測系統123套。此外,九江市率先積極開展涉氣企業用電監管,目前已聯網用電監控334套。建筑工地揚塵科技監管能力進一步升級,全省施工工地總數1982個,其中1479個開建項目安裝視頻監控,安裝率達74.6%。著力建構“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系統,讓環境污染和環境違法“無處遁形”。
(二)全面實施環境執法“正面表格”管理。為不減少企業開銷,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已對所有污水處理單位展開分類,正在按照污染程度、行業類別、環境風險程度、環境信用等因素,從重到輕分成A、B、C類污水處理單位,實行差異化分類監管。目前,全省共劃入分類監管污染源29260家,其中,A類2047家、B類5876家、C類21337家。同時根據評估,已把2919家企業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人員“正面清單”,對表格內企業非現場檢查次數9900家次,表格內企業免于處罰次數38家次。
(三)全力打造江西特色的現代環境管理體系。堅持“源頭防范、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創意,著力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制定實行《江西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訂贛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牽頭執法、信息分享等辦法,實施《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和《江西省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全面推行)》;編制江西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4個技術指南,回答基層最關心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怎么選、怎么建、怎么管”等問題;公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推進全流域生態補償、環境治理體系等改革回頭在全國前茅。
(四)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給企業紓困解難,從去年開始,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三為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服務企業接待日”。今年為主動服務“六穩”“六?!?,全省生態環境系統之后積極開展了“Ultra”服務企業接待日活動,僅今年上半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共招待企業1689家,招待人數2087人,法院問題事項1814個,收集意見208條;現場解決問題事項1765個,現場解決問題率約97.3%。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因地制宜深化服務企業接待日活動,主動送服務上門,當場解決問題企業困難。同時繼續深化環境影響評價領域“放管服”改革。在“放”方面,主要是修改環評程序與內容,之后實施環評正面表格常態化,對疫情防控、救災搶修等國家腦溢血公共事件急需的建設項目,之后實行環評應急服務確保政策;在“管”方面,主要是提高環評質量,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在項目咨詢階段積極為企業的落戶選址與建設建言獻策,有效防止選址不當或不存在其它制約因素的項目不必要的前期投入;在“服”方面,主要是實行環評便利化,及時修訂《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聯審辦法》,實行“一次不跑完”或“最多跑一次”,對重點項目、高科技項目,開通綠色審核地下通道,延長環評審核時限,以不斷助推我省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新聞界的朋友們:當前,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時不待我、大力昂揚向上的激情和斗志,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之路,著力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希望把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奮力開啟贛鄱紅土地上的綠色新的征程。
最后,希望各位新聞界的朋友,一如既往地關心注目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宣傳和監督,動員全社會來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奮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
謝謝大家!
徐承:謝謝龍廳長,現在轉入發問環節。提問前請舉手,并通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
人民日報記者(文穎 攝)
人民日報記者:能否講解一下江西是如何前進碳排放權交易工作的?目前進展情況怎樣?
龍剛:碳排放權交易現在是一個社會注目的熱點。碳排放權交易,是以原作溫室氣體廢氣總量為前提的市場機制。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助力構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一項根本性舉措。
2020年底,國家生態環境部以部門規章形式實施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規定了生態環境部門和碳市場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今年3月印發了《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原作與分配實施方案》,發布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并拒絕把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納入首批碳市場交易。先前,又實施了碳排放權登記、交易、承銷等一系列碳市場管理規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定于7月16日,也就是明天,啟動上線交易。
根據國家工作部署,我省堅實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相關工作。一是已完成了碳排放配額實分配。今年5月,通過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對全省納入碳市場的45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進行碳排放配額預分配,共分配6448.6474萬噸二氧化碳配額。企業取得的碳排放配額就是碳市場交易的產品。二是已完成了碳排放核查。今年5-6月,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委托技術服務機構對發電行業重點廢氣單位展開核查。核查結果將作為發電企業碳排放配額清繳依據。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將已完成清繳還款。所謂清繳履約,就是企業要清繳配額遵守排放量義務,如果企業核查排放量大于取得的配額,就需要在碳市場出售配額,如果核查排放量小于取得的配額,結余的配額可以在市場售賣或者拔作先前年度用于。三是組織積極開展監督檢查。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拒絕,把發電行業重點廢氣單位溫室氣體廢氣報告和碳排放配額清繳情況,納入了年度執法檢查計劃。對虛報、瞞報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未清繳或者未足額清繳碳排放配額的,將依法展開查處,并納入社會信用信息系統向社會公布。
后續我們還將根據國家工作安排,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把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有色、造紙、航空等行業重點廢氣單位劃入到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江西衛視記者(文穎 攝)
江西衛視記者:《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于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舉行,直說我省生態環境部門在強化生物多樣性維護工作方面做到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舉措?
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維護處處長范志剛(文穎 攝)
范志剛: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嚴肅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豎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將生物多樣性維護作為全面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最重要措施抓緊抓實、抓出有成效。全省共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547一處,有效維護全省50%以上的天然森林生態系統,30%以上的天然濕地生態系統和95%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為縱深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出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筑牢了生態安全屏障。
一是持續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深入開展“綠盾2019”“綠盾2020”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著力解決自然保護地突出環境問題,截至目前,“綠盾”專項行動全省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內共核查出違法違規問題716個,已整改完成714個,整改率為99.72%。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共核查出有違法違規問題164個,已整改已完成150個,排查率為91.46%。
二是堅實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工作。省生態環境廳和省林業局印發了《2021年江西省生物多樣性維護宣傳工作方案》,在彭澤縣舉行了江西省2021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江西科技職業學院開展生物多樣性維護進校園宣傳活動,普遍宣傳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普及生物多樣性維護知識。按照省領導批示精神,我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林業局等部門,著力前進我省參加《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中國館地方展區各項籌備工作。
三是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與監測。我廳會同省林業局編制了《江西省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工作規程》,組織對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生態維護、環境質量、管理狀況和保護有效性等方面開展保護成效評估。認真開展贛江流域、東江源區等重點流域和鄱陽湖區、柘林湖、仙女湖、陡水湖等重點湖泊水庫的水生態系統調查與評估工作,可以說道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做了很多基礎性工作。
下一步,在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我廳將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認真落實省領導批示精神,會同省直相關部門精心籌劃,精心準備,高質量高水平已完成COP15參展工作,充分展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維護效益。二是認真履行自然保護地監管職責,深入開展“綠盾2021”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持續推進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效益評估工作,之后開展鄱陽湖區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增進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三是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宣傳活動,確保我省生物多樣性宣傳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益。
江西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記者(文穎 攝)
江西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記者:近年來,我省每年汛期時間較長,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也比較最重要,請問省生態環境廳作為監管部門對尾礦庫污染治理主要有哪些舉措?
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鄒寒山(文穎 攝)
鄒寒山:一直以來,我廳高度重視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目前,我省共計341座尾礦庫,主要集中于在新余、贛州、上饒、吉安、九江等地,其中停止使用144座,正在用于117座,緊庫67座,荒廢7座,開建6座。根據2019年省長江籌辦印發的《江西省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省共計236座尾礦庫需要編制污染防治方案和開展治理工作。為推展礦山及尾礦庫污染防治,我廳印發了《江西省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以獎代補”資金分配方案》,具體了每完成1座礦山尾礦庫環境綜合治理給予獎調補資金50萬元。截至2020年底,236座尾礦庫均完成了污染防治方案的編制工作,至今年4月,這些尾礦庫基本完成了環境治理工作,順利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2019年以來,我廳共下撥2100萬元資金對已完成管理的尾礦庫予以獎補。
為進一步鞏固尾礦庫污染管理成效,全面提高我省尾礦庫污染治理能力,我省及時部署了尾礦庫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隱患預防相關工作。一是認真積極開展隱患排查。聯合省自然資源廳等6部門印發了《江西省礦山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正式成立了由廳領導任組長的礦山生態問題排查整治工作專班,將尾礦庫風險隱患排查作為一項最重要任務積極開展。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公開新余市礦山違法開采,生態修復相當嚴重遲緩的典型案例后,根據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省自然資源廳牽頭印發了《江西省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對系統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排查工作方案》,指導各縣(市、區)政府、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等7部門分工合作,全面排查排查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有效防范消弭尾礦庫安全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此外,各地市也正在結合礦山生態環境問題的排查以及汛期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等工作積極開展尾礦庫污染防治“回頭看”檢查。二是及時加強現場督導。為敦促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告片透露我省2座礦山生態環境問題以及焦點訪談報道永平銅礦環境污染問題后,我廳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派專家組到涉及礦山現場展開督導核實,舉一反三,指導市、縣(區)生態環境部門對所有尾礦庫展開現場核查,重點檢查環境治理、環境風險、以及前期發現問題整改情況等。同時,我廳也組織專家組不定期對上饒、撫州等地重點尾礦庫污染防治以及風險防控情況開展抽驗。三是提前防范環境風險。為進一步強化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今年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和尾礦庫污染防治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嚴苛排查尾礦庫污染治理情況、應急準備實施情況以及日常環境管理情況。每年進入主汛期前,我廳均會下發工作提示,拒絕各地市強化汛期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嚴防尾礦庫環境風險。
下一步,我廳將繼續堅實推進尾礦庫污染防治以及汛期環境風險隱患防治工作,進一步創建完善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管理長效機制,保證尾礦庫環境安全。
中國江西網記者(文穎 攝)
中國江西網記者:近年來,我省環繞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獲得了顯著效益。請問目前我省生態環境廳在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開展執法人員工作有哪些舉措?
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周少華(文穎 攝)
周少華: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系統嚴肅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在服務“六穩”“六?!?、助力全省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堅決嚴的主基調,敢于擔當,敢于“亮劍”,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笆濉逼陂g,全省環境行政處罰案件數10789件,累計罰款數額為88881.57萬元。全省利用新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及收押涉嫌犯罪共查處案件3358起:其中按日連續懲處案件53起;實行查封扣留案件1159起;實行限產投產案件1070起;實施行政拘留案件857起;移送因涉嫌污染環境犯罪案件219起。今年以來,環繞壓制環境違法犯罪不道德,我廳主要采行以下措施:
一是鼓勵公眾參予,建構社會共治新格局。為進一步完善我省生態環境違法舉報獎勵制度,強化社會監督,希望公眾參與生態環境違法舉報,依法懲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今年4月,我廳牽頭省財政廳對原先環境違法檢舉制度進行了修訂,出臺了《江西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提升了獎勵標準,擴大了獎勵范圍,最高獎勵金額從10萬提升至20萬,舉報獎勵事項從10類增加至16類。
二是聚焦重點問題,積極開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專項行動。我廳會同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牽頭印發了《江西省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污水處理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于2021年5月至10月,在全省積極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監測數據不實違法犯罪不道德,貫徹保障我省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是增強精準執法人員,實行年度專項執法檢查計劃制度。為從源頭上發現、阻止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強化執法檢查的針對性、規范性和精準性,按照年初有計劃、年中有行動,年底有總結的要求,我廳要求從2021年起實施年度專項執法檢查計劃制度,印發了《2021年全省生態環境專項執法檢查計劃》,明確以“凈氣、護水、固土、清固廢”為目標共計11項重點執法人員任務,統籌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工作。
四是加強“兩法”交會,構成嚴懲合力。為深入前進我省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我廳會同省公安廳、省檢察院牽頭制定了《江西省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交會工作實施細則》,創建了定期會商、信息共享、聯合辦案、聯合培訓等機制,每年會同公檢法部門定期開會兩法聯席會議,通報協商兩法銜接工作情況,構建“兩法”有效地銜接,形成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高壓態勢。
下一步,之后堅決撐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堅決監管執法人員工作方向恒定、力度不減,按照“賢起來、強一起、軟起來”的拒絕,不斷提高執法水平,規范執法人員不道德,加大執法人員力度,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開創我省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工作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
江西旅游廣播記者(文穎 攝)
江西旅游廣播記者: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請問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頂層設計方面有哪些計劃和打算?
省生態環境廳綜合協調處長羅錚(文穎 攝)
羅錚:近年來,省生態環境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了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巡視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探討“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定位和“五個前進”的更高要求,全力推進實行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等“八大標志性戰役、30個專項行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優勢穩固提高,綠色發展成效獲得突顯,制度體系建設更加健全,圓滿完成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任務。
2021年,我們堅決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上半年我省生態環境質量繼續大位中向好。同時,我們也在大力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著力強化頂層設計,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認真編成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面對接國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江西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按照“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的總體思路,高質量的組織編成《江西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全稱《規劃》),確保中央和省委的根本性部署得到全面落實?!兑巹潯穼⒘⒆阄沂 笆奈濉睍r期所處特定發展階段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在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重大舉措和保障機制等方面體現江西特色。目前,《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待進一步改動完備后將按程序審批審議和印發。同時,我們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也正在編成省“十四五”空氣質量提高、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土壤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等專項規劃,形成以綜合規劃為統領、各專項規劃為承托的規劃體系。
二是了解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肅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了解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及時制訂實施我省了解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在謀劃過程中,我們重點注目的是:強化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強化粗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掌控,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專責水資源利用、水生態維護、水環境治理,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持續保障土壤環境安全;推展污染治理向鄉鎮、農村伸延,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三是助推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認真落實深化環境影響評價領域“放管服”改革12條措施,持續加大“敲”的力度、優化“管”的方式、提升“服”的實效,從你回答我答向主動引領改變、從開門迎客向上門服務改變,以等不了、拖不起、快不得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服務“六大位”“六?!备黜椆ぷ?。繼續開展“升級版”服務企業接待日活動,針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真情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及時精準獲取解決方案,以“服務就是管理”的理念推展環境保護和企業發展走向“雙贏”,以優質高效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四是增強治理體系與管理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規政策體系,構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鼓舞有效、多元參予、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了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陸續建立健全一系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爭做生態產品價值構建的排頭兵,使“綠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銀山”的成色更足。
徐承:由于時間關系,答記者問就到這里。謝謝各位公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網http://www.sohu.com/a/477753844_12110699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特薦文章

點擊排行
頭條文章
熱點推薦
疾病病例
- 別上當!近期又有人冒充“鄉鎮書記”,吉安市一女子被騙10萬元!
- 上饒任免一批領導干部-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 江西將建四大中心城市,形成一主一副二輔,上饒成功入選
- 上饒市信州區沙溪鎮中心衛生院深化基層醫改
- 上饒市“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項目清單-上饒日報-上饒數字報-上饒新聞網
- 2015-2020年上饒市(境內目的地/貨源地)進出口總額及進出口差額統計分析_數據
- 一天深入四地專題調研 上饒市長為何如此關注這項產業發展
- 江西贛州一化工園區不明氣體泄漏:多位村民被送醫 農作物枯萎
- 強制停用微信、網銀支付!贛州警方實名曝光210人!
- 江西贛州一化工園區不明氣體泄漏,多位村民被送醫,農作物枯萎